紫弦杯·第二届感动光山十大人物候选人之——
徐茂海:商海骄子 情动故土
他十几岁离开家乡,闯荡世界。他二十几岁成就事业,名震京城。他是一位商界奇才,从拆迁一砖一瓦开始,引领家乡农民做大了一项产业,在全国叫响了“光山拆迁”的金字品牌——他就是我县晏河乡徐湾村人、北京万泉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茂海。
1970年4月出生的徐茂海,是一位农民的儿子。1986年,不满16岁的他就告别了贫穷的家乡外出打工,头几年他养过猪、插过秧、干过装卸工、当过业务员,只要是能有口饭吃的活儿,不管多苦多累他都干。没活儿干的时候,他常常饿肚子;有活儿干的时候,有时也难得吃个饱饭。
屈辱、泪水和苦难成为他立志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。他一边务工、一边苦苦寻找着改变困境的机会。一条偶然的信息打动了他,拆房扒屋也能挣钱。这让他心头一亮:北京市到处都在建楼修路,许多来北京打工的人都热衷搞建筑承包,自己何不另辟蹊径专门去干人家看不上眼的“拆房扒屋”呢?酷暑烈日下,他骑着自行车,大街小巷找活干;严冬朔风里,他有时就在人家草垛子里凑合一夜;仅有的一件像样的衣服,平时舍不得穿,只在同人家谈业务时才用来“装饰”自己。然而,好运并没有轻易降临在这位一腔热血却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头上。一次次的奔波,一次次的碰壁,一次次的失望,但毅力和信念支撑着他,他从来没有动摇过。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终于在北京郊区一个叫万泉庄的地方,一位“上帝”看到徐茂海满头汗水、浑身的灰尘和磨破的鞋子时,被他契而不舍的精神和真切的诚意所感动,给了他一个不大的拆除工程,至此,徐茂海终于叩开了创业之门。1998年,为了纪念万泉庄这个发祥之地,也为了永世不忘创业的艰辛,徐茂海为新成立的公司命名为“北京万泉建筑物拆除有限公司”。从此,徐茂海带领着“万泉铁军”打造了一整套的现代化管理方法,真正地与国际管理体系接轨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奇迹,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时候,北京万泉已经雄居北京市十大拆迁企业翘楚地位。
多年来,徐茂海所开创的拆迁行业引领带动了光山近十万人脱贫致富奔小康,诞生了数以千计的百万、千万富翁。引领了北京乃至全国拆除行业的规范和发展。2009年万泉公司拆完北京第二化工厂后开始向污染治理、土方工程等转型,发展到今天已是一家从事商业投资、国际贸易、市政工程、园林绿化、土石方工程、建筑工程、机电设备安装、拆迁工程的综合性集团化公司,并拥有了7个子公司,于今年9月15日正式更名为“北京万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”。
随着在京城的事业越做越大,徐茂海对家乡的感情也像一坛老酒越窖越醇。为了让乡亲们尽快脱贫,他把200多名乡亲招到了他的公司,并给他们盖了住房,修建了健身房、篮球场,让他们在京城能安居乐业。
徐茂海同期声:【咱光山人都有创业情怀,在北京占70%-80%拆迁市场,30%是我直接带动的,看到他们大部分都致富了,我感到很欣慰,为家乡人民争了光。】
为了让家乡发展得更快,徐茂海先后无偿捐资400多万元为家乡的修路、修建学校、盖村部办公楼,六城联创建设、新农村建设、扶贫助孤等工作。并于今年开始在家乡成立了“茂海爱心助学基金”,每年无偿捐资30万,设立三个助学奖项,涉及助学对象374名,覆盖了全县300多所中小学学子。
徐茂海同期声【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光山人,对家乡的山山水水、一草一木都是很有感情的。我只是想我们的后代不再像我们一样只是外出打工赚钱。我捐资助学,就是为了带个头儿,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,在孩子们最困难的时候扶一把,这样,未来的光山人形象会因为他们而改变!我想这项工作还要做下去!】
徐湾村村支书徐茂志同期声:【每当村里、村民有困难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是他,而每次找到他,他总是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,村里人常说:‘茂海就是我们徐湾人的福星啊,没有他,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。】
如今的万泉投资建设集团公司,实现成功转型后迅速发展壮大,坐拥北京城多个热门行业,业绩日新月异。而他作为我县驻京党委副书记,利用他个人的巨大影响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在党的组织建设、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用苦难、磨砺、坚韧和聪慧等优秀品格所演绎的成名史被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传唱。但他身上那种朴实的农民子弟本色一如当年:有着一个妻贤子孝的传统家庭,低调内敛,不抽烟少喝酒·····一提起老家晏河乡徐湾村,他打开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——
徐茂海同期声【我离开家乡20多年了,梦里总是老家门前的池塘,屋后的山岗,无论走到哪里,企业做得多大,报效家乡是我不变的情怀!】
徐茂海,这个驰骋京城的商海骄子,就这样,用自己的坎坷、艰辛与苦难书写了一本创业成功的智慧书;用他的本色、勤劳和质朴为家乡的人们铺下了一条通往小康生活的致富路。
(责任编辑:谢秀霞)
|